從"被動治療"到"主動健康":矽基動感解碼銀發經濟“新藍海”!
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(IDF)在2025年世界糖尿病大會上發布的第11版《IDF全球糖尿病地圖》數據,2024年全球20~79歲成人糖尿病患者總數已達5.89億,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數量爲1.58億,占總數的23.7%;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4790萬。
2024年,“銀發經濟”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文件,老年健康管理市場迎來爆發性增長。在這片新藍海中,以深圳矽基仿生爲代表的創新企業,正通過技術手段重新定義老年糖尿病的管理模式。
現實困境: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痛點與缺口
中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,持續重構大健康産業的生態與邊界。
在老年健康細分賽道中,糖尿病管理的需求尤爲迫切。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爲慢病管理中的特殊群體,面臨諸多現實痛點,其中夜間無症狀低血糖的高發性尤爲突出。由于老年人代謝和反饋機制逐漸衰退,低血糖症狀往往隱匿不顯,卻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等急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(圖源:網絡)
傳統血糖監測方式的使用障礙也不容忽視。大多數老年人難以熟練掌握指尖采血(BGM)的流程,視覺退化、手部靈活性下降、創口感染等問題進一步降低了血糖檢測依從性。而獨居老人的監護缺口同樣值得關注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我國獨居和空巢老人數量已超過1.18億,他們在發生高血糖或低血糖急症時往往難以及時獲得救助。
近兩年,血糖監測市場上一個不起眼的“小圓片”,正在悄然改變中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,也標志著銀發經濟中的老年糖尿病管理將真正步入爆發前夜。
這就是免校准、免指尖采血的動態血糖儀(CGM)。
技術破局:矽基仿生推出適老化糖尿病管理方案
2015年成立于深圳的矽基仿生,是一家以醫用有源植入與醫療人工智能技術爲核心、專注于糖尿病數字化管理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。其自主研發的“矽基動感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”是國內首個獲批的免指血校准CGM産品,可以爲糖尿病患者提供閉環式數字化血糖管理服務。
對老年人——尤其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、獨居老人而言,動態血糖儀的核心價值在于降低高、低血糖風險,通過遠程關懷功能打通醫患、子女·之間的信息壁壘,輔助醫生在複雜合並症背景下精准用藥,從而實現精准數智化的慢病管理。
矽基動感CGM采用第二代葡萄糖傳感器技术,通過柔性微針實現24小時連續實時監測血糖,細如發絲的微針借助高性能生物傳感器,近乎無痛的佩戴在手臂上,患者在14天使用期内无需频繁指尖采血,极大减轻反复扎针的痛苦与感染風險。其MARD值(平均絕對相對差值)被控制在9%以內,性能媲美雅培、德康等國際一線品牌。
同時,監測數據還可以自動同步至手機APP。實時界面能夠清晰地展示出當前血糖值、傳感器剩余天數、當日血糖在目標範圍內時間(TIR)以及24小時血糖曲線,幫助用戶直觀掌握血糖波動。家人之間還能異地遠程共享数据,爲老年人,尤其是獨居和空巢老人提供了更高效、便捷的血糖管理方式。
2024年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》提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同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《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鼓励通過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效能。
隨著“銀發經濟”首次寫入國務院文件,老年健康消費市場正式步入政策紅利期。技術叠代、需求覺醒與政策支持三重共振,正推動老年糖尿病管理加速走向智能化、個性化與普惠化。
以CGM爲代表的智能監測設備或許不再僅是“可选消费”,而將逐渐成为养老机构及家庭场景中的基础设施。硅基仿生等科技企业所推动的,不仅是一款产品的创新,更是一种全新的加健康管理方式——它打破了傳統血糖監測的時空限制,構建起患者、家庭與醫生之間的实时網絡。
未来,隨著适老化设计的深入和数据分析能力的进一步突破,CGM有望與胰島素泵、膳食建議、緊急響應等服務深度整合,形成閉環管理生態。這也意味著,銀發經濟下的健康賽道,正從“單點功能突破”邁向“全流程服務重構”。